为什么研学旅行会特别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2-09-16 10:07:17 点击次数:467
无需讳言,今日中国很多地区不敢组织学生开展野外活动,这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瓶颈,或者说是一个顽疾。其原因也很清楚,担心发生意外事故,学校怕打官司、负不起责任等等。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也可以说是在突破重围,其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爱心可嘉可赞。
尤为可贵的是,该《意见》不是随意拍脑袋的产物,而是教育部在若干城市多年实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我去过该项目的实验城市之一的西安,那里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已经成为制度性的运作,学生们去秦岭、去司马迁的故乡等地获益匪浅。我也到武汉市做过调研,该市教育局坚持举办夏令营活动近20年,每年都有万名左右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与一般的旅游活动不同,研学旅行是一种学生集体活动,也是教育活动。《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毫无疑问,研学旅行是培养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为什么研学旅行会受到学生及其父母的特别欢迎?我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40多年,特别是关注和研究夏令营活动20多年,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该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体验性,二是群体性,两者缺一不可。所谓体验性是说,青少年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们需要亲身参加许多亲近社会与自然的实践活动,父母和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成长,就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所谓群体性是说,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离不开群体性交往,再好的父母和老师都无法代替伙伴的作用。所以,美国每年约600万青少年参加夏令营活动,关于第一收获,调查结果几乎都是“交到了新朋友”。显然,良好的研学旅行活动充分体现了体验性和群体性,因而受到特别的欢迎。
其实,从广大父母的选择也可以看出对研学旅行的需要与支持。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许多家庭都愿意投资送孩子外出旅行,希望他们开阔眼界增强能力。但是,多数父母不愿意把孩子交给旅行社,而首先选择教育机构组织的旅行活动,因为他们不愿意孩子像一般游客一样出行,他们希望孩子受到更有利于成长的教育。毫无疑问,研学旅行既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具有广泛的家长民意基础。
由此可见,研学旅行活动必须坚持教育性、公益性和安全性的原则。《意见》提出了更为周全的四大原则,即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
关于教育性原则,《意见》提出,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我想,在中国研学旅行,可以与探寻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因为有太多的杰出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有可能强大中国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于安全性原则,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原则。《意见》提出,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安全。《意见》随后还提出了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详细提出具体要求,如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学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旅游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有关运输企业检查学生出行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住宿、餐饮等公共经营场所的安全监督,依法查处运送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保险行业提供并优化校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相关产品。
以上安全性要求都是必要的,但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还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重大措施。具体来说,一是法制化,即制定关于学生意外伤害处理的明确而严密的法律。建议将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经过合法程序上升为法律。二是专业化,即经过科学专业的训练,为每所学校培训几名安全指导人员,把意外事故降低到最低水平。三是保障化,即政府出资为每个学生上意外伤害保险,并且成立相关机构负责运行。
研学旅行活动的范围需要逐渐扩大,分类推进。《意见》提出,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据悉,日本的高中生修学旅行,就经常安排到世界各地体验。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大国,研学旅行不能只局限在国内,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在高中阶段组织学生出国活动。当然,出国研学旅行需要更加严密的设计与组织,而经费以自费为主。
《意见》还提出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要求。我在阅读迪士尼总裁艾斯纳回忆夏令营生活一书的时候发现,他的青少年时代连续9年的暑假,都是在同一个夏令营进行营地生活体验或者服务,并且说这些锻炼给予他成就一生事业的本领。据悉,他在该营地居然可以看到80年前他爷爷在此活动的记录。大家可以设想,一个什么样的营地可以吸引人连续9个暑假在此生活与磨练?这不就是一个神奇的营地吗?我也到上海的东方绿洲参观过,那可能是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营地。我想,在中国的各个省会城市和较大的城市,都需要建设一个富有魅力的营地。
为什么一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文件需要11个部门签署?因为教育下一代是政府与全社会共同的神圣职责与目标。我希望各部门乃至全社会都来支持研学旅行,都来建设富有神奇魅力的营地,因为那是我们的美好希望与未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孙云晓)
转载自教育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