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研学旅行需抓住关键环节
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取得一些好的经验,但问题与挑战也非常突出。如: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健全、安全保障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研学旅行有效开展。近日,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在笔者看来,牢牢把握研学旅行的内涵和要义,紧紧抓住推进研学旅行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内涵打造。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二者缺一不可。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如何更好地体现教育功能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正如《意见》所指出,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研学旅行要体现上述教育性原则,应基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要求,进行科学的系统性设计,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一方面要注重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要注重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同时还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内容,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增强研学旅行计划的适切性。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还需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安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意见》提出,研学旅行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载体构建。研学旅行内涵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场所(基地)的选择。根据研学旅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在载体的建设与选择上,要注意两点。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意见》提出要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以基地为重要依托,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广阔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工矿企业和知名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等等场所,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等内容,都可以作为让学生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了解国情的载体。另一方面要加强互联互通,形成研学旅行的运营体系。要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研学旅行基地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积极开展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尽快建立研学旅行基地的准入标准、营运规程和评价体系,发布研学旅行的相关信息和经验介绍,使全国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组织管理。带领大批学生走出校园研学旅行,教育部门虽然首当其冲,同时也需要交通、旅游、食品药品监管、文化、财政、公安等相关部门方方面面的配合。如何保障良好的组织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意见》提出“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协调小组,办事机构可设在地方校外教育联系会议办公室”,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运营中,一方面要注意统筹协调,组织有序。做好对研学旅行工作的整体设计,统筹规划,结合本地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将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切实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另一方面要注意管理规范,责任清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制定开展研学旅行的工作规程,明确活动目的与计划、活动管理和人员配备、时间安排、出行线路、收费标准等,务必要与活动各方和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及相关协同机构的责任权利,以规范的管理、清晰的责任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实施。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注重制度保障。首先是安全保障,研学旅行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这是《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各地要制订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另外,针对学生特别要制订安全手册,对研学线路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天气与交通、食品卫生、疾病预防、保险保障等都要做好详细说明,提前做好可能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学生研学旅行一定要有保险,避免让学校承担无限的责任。其次是经费保障,要坚持公益性原则。《意见》提出了“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为此,健全经费筹措机制也非常重要。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筹措研学旅行经费,探索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在这方面,可参考一些比较成熟的国际经验。比如日本,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不仅设定了中小学生修学旅行的总价格标准,很多地方政府还明确了收费上限。只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才能确保研学旅行可持续、常态化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研学旅行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这种校内外综合实践育人的新形式在《意见》下发后将在全国所有省市全面实施。在此进一步明确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内涵和要义,紧紧抓住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关键环节,无疑为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要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真正落到实处,顺利平稳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协同努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 王晓燕)
上一条:研学旅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下一条: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829号建议的答复 |
返回列表 |